阿ver IG(點我按追蹤)
阿ver FB(點我按追蹤)
踏上這一瞬間才有種自己真的是生活在雪梨這座城市的真實感
進入秋分時的雪梨,比其他城市溫度的驟降慢了許多
偶爾只有秋風吹過,這天站在港邊還能挺的住海風
而太陽一曬、秋意不見,這 就是澳洲的太陽
歷經14年建造的風帆造型
雪梨歌劇院從1959年開始建造
過程歷經政黨輪替、經費不足、天氣因素、風帆造型難以建造等等因素
於1973年才正式建造完成,共歷經14年的時間
並於2007年6月28日列為世界文化遺產
雪梨歌劇院的造型是由丹麥設計師—「約恩·烏松」在眾多參賽者中脫穎而出
而他建造的雪梨歌劇院是以數個白色似帆船的「風帆」堆疊而成
廳內主要由兩個主廳(位於比較大的帆型結構內)及
數個小型劇院、演出廳(位於底部的基座內)所組成
其中最大的主廳最多還可容納2679人
像極了正在航行中的歌劇院
每次都是搭火車到City時,從火車窗外遠遠看到一個白色的奇特建築物
說陌生也不陌生…
那就是在明信片上會看到的雪梨歌劇院呀~(內心一陣騷動)
這天搭火車到Circular Quay下車(走路約700公尺)
沿路先經過一些高樓
左側是一整片湛藍的海隨風打著堤旁
遠遠就看到著名的雪梨港灣大橋(Sydney Harbour Bridge)
而正前方就是雪梨歌劇院(Sydney Opera House)!!
雪梨歌劇院遠遠看就像是在海上的一座小島上
而白色的風帆造型更是像極了在航行中的帆船一樣呢
我們興奮的往樓梯上走,就是迫不期待的想更靠近歌劇院
走在的歌劇院旁、靠著圍欄、吹著海風
時不時看著旁邊的大船緩慢航行
偶爾還有吸引目光的私人快艇呼嘯而過
待在這音樂的殿堂,聒噪的你
也會不自覺輕聲細語、動作舉止優雅了起來呢~
(有種就算吃著close特價澳幣$2元的麵包
也有是在吃法國麵包一樣的高級感阿)
這,就是雪梨歌劇院沿岸風情...
萬眾矚目的歌劇院
以前對於雪梨的印象就是跨年倒數時打開電視,一定會被轉播的城市
而放映的畫面就是絢麗的煙火圍繞在雪梨歌劇院旁…
而現在,
我
踏上,雪梨歌劇院這國際指標
因每年在雪梨歌劇院、雪梨海港大橋及岩石區(The Rocks)
舉辦的雪梨燈光音樂節(Vivid Sydney)
據官方數據指出,每年造訪雪梨歌劇院的人數超過 1 千萬
而其相關經濟活動的收入約 12 億澳幣呢!
撫摸,雪梨歌劇院磚瓦的建築
歌劇院主體遠看為白色,近看底部磁磚呈米黃色
或者是因為年代久遠而泛黃,但人氣並沒有因為這樣而退減…
感受,雪梨歌劇院四周優雅感
因為雪梨歌劇院位於便利朗角區(Bennelong Point) ,三面都是海
所以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雪梨歌劇院,背景都為深藍色的大海或是雪梨港灣大橋
再配上白色風帆造型,每每散步在這是多麼能放鬆心情、感受海岸旁藝術氛圍
雖然我因為時間的關係沒有進到雪梨歌劇院內
但看著裡頭木頭色似風琴鍵的裝潢
感受到當初建築時的困難及用心的雕刻
一座偉大的建築真的需要花費許多時間及人力共同完成的
/
因為我在雪梨打工度假、生活在雪梨
這個歷經14年建設的雪梨歌劇院
這國際的重要指標、觀光客必來的景點、全球跨年時世界各地必轉播的城市...
我親自踏上了,
這滋味是會被想念的。
阿ver IG(點我按追蹤)
阿ver FB(點我按追蹤)
留言列表